水声澎湃,惊得鹊鸦鸣叫、柳丝纷舞……日前,记者漫步于信都区南洺水村,看着从山间奔涌而出的河流,不仅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美好与希望,更见证了太行泉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。

走现场:蜿蜒叠瀑绘就水的世界


(资料图片)

南洺水村位于山之阴。刚进村,耳畔便传来巨大的流水声。循声望去,宽约数丈的丽水河,犹如天来之水,从深山峡谷喷珠溅玉般奔涌而来。由于地势落差大,水流每经过一道断崖,都会形成一幕瀑布,层层叠叠、汹涌澎湃,蔚为壮观。

发源于冀晋分水岭的丽水河长年流淌,蜿蜒叠瀑,在村庄附近水势变大,轰然作响,犹如天河银练飘落人间,是路罗川上游白岸川的重要源头,浇灌下游千亩良田。溯河而上,越至高处,河道越窄,水流增速,浪花飞溅得越高,来人无不惊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。

行至南洺水村南约100米处,河道阶梯式抬高,每抬高一层,都有“哗哗”作响的瀑布倾泻而下。站在高处,蓦然回首,眼前竟呈现一派水的世界,浪的家乡。无数条小溪纵横交错着穿行在绿树和灌木丛中,有的狭窄,有的宽阔,有的弯曲如蛇,有的笔直如线,闪金亮银,川流不息。

叠瀑一直延伸到山脚下的洺水泉,上接天河山水脉,一年四季流淌不息。站在小桥之上,蓦然发现,河中的虹鳟虽处激流,却似闲庭信步,缓缓摆动的尾巴,悠悠然,不时与水流、浪花嬉戏玩耍。看着眼前的桃源景色,品味着小桥流水人家,生活的琐事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。

忆当年:湍流碧水浇灌胜利果实

在抗日战争时期,丽水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,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,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当时,八路军充分利用河流滔滔不息的水能,在洺水村为兵工厂盖起两处工坊,装上木质的大型水轮机,以水为动力带动旋床,制造小钢炮、掷弹筒以及枪支弹药等武器。

和工坊一起建成的还有水碾和水磨,既为八路军和村民们加工米面,又为兵工厂碾压火药。这条小河的水在抗战时期,日夜不停地带动水轮机工作着,不知劳累,不知疲倦,永不停息地为前方抗日战士制造着枪炮。同时,还利用水能进行造纸和制革,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“楼上楼下,电灯电话;铁牛下地,吱吱哇哇。”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该村人民向往的生活。据村中老人回忆,由于这道沟水好、水大,在上世纪七十年代,村里建起了小型水利发电站。水电站的建成,使乡亲们告别了千年来一直沿用的油灯,真正实现了夜晚如同白昼的梦想。

“当时电灯第一次闪亮的时候,别提人们多么高兴和激动啦!”该村村民冯先朝回忆说,许多人都会特意各家各户去转转去看看,看谁家的灯不亮,谁家的灯最亮。

丽水河带给乡亲们的是无尽美好回忆,而她自己却一如千百年来的样子,默默地流过河滩,默默地流过河道,默默地流向远方,流向未来,生生不息,世世不辍……

探来历:川流不息令人梦回铁马金戈

虽然该村相传与黄巢关系密切,但提及“洺水”二字,总能让人想到自古能军无出其右的李世民。

古洺水北支发源于信都区,唐武德五年(622年)正月至三月,李世民在此地与刘黑闼军作战,并将之击败,为大唐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古洺水北支源自信都区何处,是否与南洺水村有关,已无从可考,只留给今人无尽想象,听着澎湃水声,梦回大唐铁马金戈。

而有据可查的,是南洺水村确为千年古村,且与大唐有关。

相传该村始于唐末黄巢起义,那时就有人在此居住。后冯氏家族于亁隆年间从冯家沟迁此定居,嘉庆五年立祖迁坟。因这里山清水秀,水资源丰富,故定村名明水。后因宋家庄镇也有明水村,两村同名,故原邢台县地名办于1985年根据地理位置将白岸乡明水村改为南洺水村。

“李世民也好,黄巢也罢,都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。”冯先朝说,而这水千百年来却川流不息,在他们看来这水是太行山的馈赠,千百年来养育了一代代的太行山人,润物无声,滋润着这方土地。

看未来: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

夕阳西下,水天一色,只有眼前的丽水河依旧奔流不息。站在河畔放眼望去,金色的河水散发出迷人的光晕,伴着摇曳的垂柳和轻舞浅唱的飞鸟,动静之间,一幅灵动的山居图跃然眼前。

近年来,南洺水村积极做好水文章,配合村域环境整治,使得村容村貌洁净卫生、环境优美。村口游园建有广场亭廊、假山喷泉,得益于丽水河,湿润的空气让村中街道、房屋纤尘不染。依坡而建的石头房高低错落有致,视野开阔,推窗见景,站在院落中青山可望,水声可闻。石头台阶在街巷中四通八达,连通上下左右,各种花卉和蔬菜种满了角角落落。走在村中,给人一种恬静安然的感觉。赏叠瀑、听水声、看青山,这就是一场宏大的视听盛宴。

“这水守护了我们千百年,我们的子子孙孙也会守护着她。”冯先朝说,如今随着村中的环境越来越好,昔日籍籍无名的小山村已经变成网红打卡地,来来往往的游客,让乡亲们明白了什么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冯先朝相信,只要守护好这方山水,未来的日子将会越过越甜。

记者:刘东甲

通讯员:郝华洋

上一篇:国乒提前预定女双金牌!伊藤美诚又被国乒横扫,队友不死心想复仇 全球独家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x

推荐阅读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