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漏犹如听诊,“望闻问切”之间,判断城市供水漏点,不少人把听漏工比作为供水系统把脉的城市医生


(资料图)

仅2021年,张杨所在的“雷锋精神”听漏队就共听取到1755处漏点,节水1772万吨,挽回经济损失3012.4万元

听漏是一项特别小众的工种,得到大众的理解并不容易。不过,改变正悄然发生

听漏大部分时间在夜晚,不被看见、不出彩,需要吃苦,很多年轻人不想干。张杨想要改变这种现状,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听漏的价值和意义

文 |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 张端 韩旭 黄博涵

深夜时分,城市卸下一天的负荷,生活的链条渐渐松弛。

张杨没有入睡。他头戴耳机,脖挂听漏仪,手拿听音杆,在空荡荡的街道上走走停停,像侦探那样寻找城市供水管道的漏水点。

张杨的工作低调而重要,他在不被人看见的时间里作业,发现并解决供水管道的异响,让百姓生活更舒心、城市脉动更顺畅。

“望闻问切”

今年30岁的张杨是合肥供水集团的一名听漏工。2015年7月,他从安徽建筑大学给排水工程专业毕业,从事供水管网技术和管理工作。2018年,张杨加入合肥供水集团“雷锋精神”听漏队。

什么是听漏?一开始在张杨心里,画了个大大的问号。现在,已有几年听漏经验的张杨可以像介绍老友那样解释自己的职业。

“听漏是具有供水行业特色的工种,通过仪器和技术经验,找到地下供水管道的漏水点,帮助居民正常用水,保证城市不间断供水。”

听漏犹如听诊,“望闻问切”之间,判断城市供水漏点,不少人把听漏工比作为供水系统把脉的城市医生。

“望”即观察环境。学会观察是听漏的基础。一次常态化巡检中,张杨发现路边一排香樟树中间的那棵长得格外茂盛,“按理说这排树是一起种的,长势不会有太大差别。”张杨推断树下有漏水,“水多自然长得快”,经过检查果然发现漏点。

“闻”是使用听漏设备对管线上方的地面,暴露的管道,管道附属的阀门、栓、表进行依次听音。

第三步是“问”。张杨会结合望和闻的情况,来判断管道是否漏水,并判定漏水点的粗略位置。

最后是“切”。对漏水点初步判断后,张杨和同事们需要使用钻孔机或钻洞棒在管线上方逐个钻探,找到真实的漏水点,转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开挖维修。

听漏看似简单,实际付出超乎想象。

每一个埋藏在地下的管道,因为它的材质、口径、埋设方式及年代不同,漏水有各种可能性。“近年来我们找到几千处漏点,没有一处是相同的。”张杨说,每找一处漏点都要用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
2019年夏天,合肥董铺水库旁,从水源点至自来水厂的原水管出现微小渗漏。张杨和同事抵达现场时,漏水已经浸湿了草地。“当时管道埋得很深,大概有4米,口径约1.8米,压力特别低,人工听漏几乎不可能,依靠仪器设备也无法解决。”

最后,张杨和同事改良传统方法,通过加长的钻洞棒和听漏棒,同时加装高硼钢材质的探针,钻了近300个口,历时15天才找到一个拇指粗细的漏点。

仅2021年,张杨所在的“雷锋精神”听漏队就共听取到1755处漏点,节水1772万吨,挽回经济损失3012.4万元。

“第一次听漏,我什么都听不到”

第一次听漏时,张杨什么都听不到。

“我同事说管道有漏水,让我听一下,我听不到。他当时跟我说不要急,把汗擦擦,耐心听。”

“像很小的风急速吹过的声音。”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,继续听,张杨终于听到了真切的漏水声,“很兴奋,很激动”,那个声音一直在张杨脑海里留存。

张杨口中的听漏带有哲学意味,听漏工是主体,漏水声是客体。“主体面对客体,听漏声是一定的,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运行规律。”

在张杨耳中,真正的漏水点一定包含四种声音。一是管道的振动声,漏水之后管道会振动;二是漏水从管道中喷射出来的声音;三是漏水喷射出来搅动周边石子、沙粒的声音;四是沙粒和土壤翻滚,撞击管道及周边介质的声音。

“听漏没有很多工序,真正的复杂性在于分析,听漏到最后用的不是耳朵,是脑子。”张杨这样总结道,某个地方声音大,并不意味着就是漏水。“要听声音的丰富性和层次性,以及漏水的多样性。”

现在,新同事听不到漏水声,张杨会让对方不要着急,试着用心聆听。

当然,主体也有拿不准的时候。“听多了会出现幻听,觉得哪里都有声音。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会听到很多声音,比如说轮胎摩擦的声音、周边人走路的声音、风声等等。”这些声音会影响张杨工作判断的精准度。

“受这些因素影响,我们可能知道某个地方漏水,但查不到具体位置,这时会很无助。越是这个时候,越需要大家静下来喝口水,一起讨论,或是寻求老师傅的帮助,最终总会确定漏水点。”

很多时候,张杨和同事做的是没有答案的试卷。“每个人听到的都是一个参考,把这个地方挖开,知道漏点在哪里,才得到标准答案。”

最初,成就感来自找到漏水声。如今,张杨想要知道它为什么会漏,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。“以前是看现象,现在是透过现象看本质。”对于张杨而言,漏水声不变,变的是思考和心境。

从听见到听懂,张杨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。陪伴他的,只有城市的霓虹和耳边的微观世界。“晚上出去工作,会遇见零零星星的几个人,而我们只关注路上的管道和窨井。”

夜深人静时,没有人发微信、打电话,张杨很享受这种孤独。“我希望旁边一个人都没有,人越少越好。孤独感只存在于没有漏点的时候,发现漏点踪迹那一刻,我只想着天不要亮太早,再慢一点,给我多一点时间,在喧嚣来临前找到准确的漏点。”

张杨在合肥市蜀山区一处路段进行常态化巡检(2022年7月23日摄) 韩旭摄/本刊

“经常被当作坏人”

2018年初入听漏队时,张杨与妻子王秋媛刚刚恋爱。由于听漏受外界环境声音影响很大,大部分时间都在晚上进行,别人下班休息,张杨上班奔走,王秋媛起初有些不理解这种颠倒的作息。

“我经常陪妻子吃饭、逛街后直接去工作,她不知道我大晚上干吗去了。”后来张杨向王秋媛解释什么是听漏,以及听漏的流程和作业方式,她的态度开始慢慢转变。

“记得有一次查漏,我晚上十一点出门,第二天早上七点回家,打开家门发现岳母为我准备的早餐摆在桌上,当时心里暖暖的。”

那次听漏花了三天时间,最后一天张杨开玩笑地跟同事说,如果再查不到漏水点,岳母就要来帮忙,“要给你们带早饭啦”。

听漏是一项特别小众的工种,得到大众的理解并不容易。“我们出去工作时,经常被人误解,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。手拿一根铁棒,有时还带着十字镐和铁钩,经常被当作坏人。”遇到这种情况,张杨也有些无奈。

不过,改变正悄然发生。

如今张杨和同事去小区听漏时,保安大叔会热情招呼,为他们提供热水;在道路上作业时,一些市民也知道了张杨的具体工作内容;“雷锋精神”听漏队走进企业、高校进行志愿服务时,对方也十分认可他们的听漏技术。

这种改变来自张杨和整个听漏队的踏实与纯粹。

在他们眼中,听漏是良心活儿。“管道埋在地下,无法通过肉眼判断是否漏水。如果我们听漏工发现漏点并通知工程队修复,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。偷懒不检漏也没有人会察觉,但不会有人这样做。”

在家人和社会的理解支持下,张杨不断用耳朵聆听城市,用心感受城市,用脚步丈量城市。

自工作以来,张杨步行累计超过3万公里,相当于800个马拉松。一开始,张杨的鞋经常被磨破,三个月就要换一双。后来他发现是自己走路姿势不对,脚老是拖着走,于是开始学着怎么走路不伤鞋。听漏这几年,让张杨“学会了走路”。

等公交、陪爱人逛街、骑共享单车……无论身处哪种生活场景,张杨都会下意识地去关注窨井或是消防栓的水声,听漏已融入他的日常生活。

“每查到一处漏水,把每一处漏水的真相打开时,我感觉我的劳动和付出是有回报的。”以前听漏是工作,现在变成了张杨的事业。

“接过听漏棒”

听漏是传统工种,讲究传承。“和故宫修文物的工匠一样,它是一门技术,一门手艺,在我们这个行业里代代相传。”张杨说。

刚入听漏队时,张杨将每一位成员当作他的老师,“合肥供水集团资历最深的听漏师傅,可能我们没见过面,但我们都知道他是谁。”慢慢地,张杨从老一辈手中接过听漏棒,学会怎么去一点点把真相打开。

“有的老师傅,一直坚持听漏,踏踏实实干了一辈子。每天拿钩子、扛棒子,从来不说漏水点有多难查,他们背后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。”

干听漏,出师至少需要两年,工作大部分时间在夜晚,不被看见、不出彩,需要吃苦,很多年轻人不想干。

张杨想改变这种现状,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听漏的价值和意义。“听漏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特别重要,漏水可能会导致地下空洞、塌陷,可能会使城市下穿桥内涝,低洼的地方漏水到用户家中可能还会造成经济损失。”他希望把老一辈师傅的技术和经验发扬好、保护好,创新方法把听漏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,也希望听漏能发展为一门学科,有相应的理论支撑。

如今,新一代听漏工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新技术,突破传统声学方式辅助人工听漏,能够更快地找到漏点。科技加持下,张杨对听漏手艺的传承充满信心。

张杨所在的听漏队,还有另一种传承。

从加入听漏队那天起,张杨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标尺:“像雷锋那样做人,像雷锋那样做事”,作为听漏队队长,张杨给这支队伍取名为“雷锋精神”听漏队。

工作之余,张杨组织队员发挥听漏队专长,与合肥市各大企业、高校、社区建立联系机制,提供内部供水管网体检服务。中高考送清凉、社区志愿服务、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都有“雷锋精神”听漏队的身影。

通过听漏,张杨和同事们的人生延展出更多意义,获赞无数。其中的一封感谢信这样写道:“一个电话,一声招呼,你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到达。你们优质服务不辞劳苦,你们不分昼夜服务在城市的每个地方……”■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

推荐阅读

更多